口腔念珠菌感染症状

文章来源:感染性关节炎   发布时间:2016-7-2 8:28:49   点击数:
 

口腔念珠菌感染症状

口腔念珠菌感染症状

口腔念珠菌病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发的口腔黏膜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产生菌群失调或免疫力下降,而使内脏、皮肤、黏膜被真菌感染者日趋增多,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据报道,此种菌属于隐球菌科的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

病因学

25~50的健康人口腔、阴道、消化道可带有念珠菌,但不病发;而非致病性念珠菌,在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病性的,故有人称念珠状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幼儿雪口病、托牙性口炎、口角炎、念珠菌性白斑病和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患者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均在50以上。

1.病原菌的毒性和类型

白色念珠菌为1卵圆形芽生酵母样菌,在培养基、组织中和分泌物中均能产生假菌丝,本菌革兰染色为阳性,延长的芽生细胞极似菌丝,故名假菌丝,假菌丝在结节处构成芽生胞子,有时在末端构成厚壁胞子。

念珠菌毒性的强弱,取决于毒性物资的代谢产物。在消化道或阴道内寄生的酵母型念珠菌并没有致病性,而当它发育为菌丝型时,才有致病性。白色念珠菌对口腔黏膜上皮有较强的粘附性。

2.宿主的防御功能

人类血清中含有一种抗真菌的成份(血清因子),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6~12个月的婴儿可到达成人水平。故半岁前,特别是未满月的婴儿,最易罹患口腔黏膜念珠菌病。另外,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也有消化及杀灭白色念珠菌的功能。

3.药物及其他因素对机体防御力的影响

皮质类固醇激素(SH)的滥用,常引发念珠菌感染,SH能减弱织内皮系统的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抗体构成;另一方面SH又能增加真菌活动能力,增强真菌的毒性,免疫抑制剂和抗代谢药物都有上述性能,因此造成了真菌繁殖散布的条件。

广谱抗生素可造成菌群失调,破坏人体消化道内细菌和真菌的平衡状态,能抑制有抗真菌作用的某些革兰阴性菌和能合成维生素B族的细菌的生长;维生素B族的缺少,也可致使细胞氧化作用的辅酶受抑,使组织抵抗力下降,因此有利于真菌生长。

4.宿主的全身性疾病

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如胸腺萎缩)、接受较大量X线照耀、无γ-球蛋白血症,和影响免疫功能的状内皮系统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都容易并发念珠菌病。血清铁代谢异常被认为是念珠菌病病因之一。严重的免疫缺点病,常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

内分泌功能低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爱狄森病、脑下垂体功能低下者,均易患念珠菌病。

糖尿病病人皮肤表面的pH值低下,含糖量较高,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侵袭。亦有人认为由于糖尿病病人表皮角化层的脂肪酸含量较低,抑制真菌的能力减弱而至。

5.其他因素

在高温湿润的条件下工作,易于产生皮肤念珠菌病。慢性局部刺激,如义齿、过度吸烟等,都可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因素。在产院婴儿室中,病原菌可来源于产妇的阴道,使初生儿产生鹅口疮。由于产妇阴道的感染,20天内的新生儿产生皮肤念珠菌病的也最多。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价格
">成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ylcfcw.com/zlff/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