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外科病腐蹄病是牛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特征的疾病的总称。
(1)病因许多人认为坏死杆菌是本病的病原。也有人从腐蹄中分离出链球菌、化脓菌、结节梭菌等。养牛厩舍或运动场地面粗糙,长期潮湿时腐蹄病多发。母牛钙、磷代谢紊乱、蹄变形时腐蹄病易多发。
(2)症状开始在蹄间裂的后面发生肿胀,后逐渐向上蔓延至蹄冠,出现严重的支跛,时久会破溃,流出红黄色脓汁和坏死组织,恶臭,蹄底受脓汁的浸渍,出现表面发黑而深在的小洞,深部局部红、肿、热、痛。更严重时引起体温升高,食欲废绝,蹄壳脱落,若不及时治疗,母牛可因极度消瘦或败血症而死亡。
(3)治疗①加强饲养管理,给予营养价全的饲料。②畜舍、运动场粪尿及时清除,保持干燥,许多奶牛场很少用甚至不采用水冲洗的办法,还可在牛床上用锯木屑做垫料。③每年检修蹄一二次。④在过道、牛床地面用10%硫酸铜或0.1%高锰酸钾喷洒,并建过道水池,用上述药液作蹄浴。⑤严重病例要实行全身治疗。奶牛外科病蹄变形变形蹄在有的奶牛群中占总数的55%以上。
变形蹄是蹄病的诱因,若不及时治疗和矫正,往往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经济上招致损失。(1)分类国内、国外对蹄变形分类不统一。大致分成长蹄和变形蹄两大类。①长蹄:延蹄(单纯延伸,蹄角度低,指轴后方);长嘴蹄(蹄尖伸长向上翻,重度时蹄间相交叉,又称剪状蹄);长刀蹄(蹄纵径长,前壁凹弯,似长刀状);拖鞋蹄(扁而宽的过长蹄)。②变形蹄:低蹄(蹄前壁角度小于45°,指轴前方波折);高蹄(蹄前壁角度大于55°,指轴后方波折明显);山羊蹄(伴有起系的小型蹄,蹄尖与蹄踵的蹄壁同长);竹马蹄(高跷蹄,桶状蹄);平蹄;丰蹄(蹄底膨隆突出于负重面);狭窄蹄(分为蹄冠狭窄、蹄底狭窄和蹄踵狭窄);弯蹄(内、外指发育失去平衡);倾蹄(也称卷蹄);猪蹄(蹄发育不良,蹄壁光滑,蹄轮细);蟹蹄(蹄纵径偏短、高蹄、趾间互为弯曲,中央部离开,蹄尖接近,似蟹夹);大小不同蹄;芜蹄(蹄尖负面不着地,蹄踵负重);开张蹄(负重时趾间隙加大)。(2)病因①牛群存在代谢病。②缺乏定期的修蹄制度。(3)防治对已变形的蹄,只进行药物治疗常无法使其恢复。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变形蹄做相应的修整。轻者经1-2次可以矫正,严重病例只能减轻或部分恢复。预防是杜绝牛病的关键,应做到:①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的供应。②加强管理,定期修蹄。搞好牛舍卫生,减少蹄被粪、尿浸渍的机会,许多地方不实行水冲制度;定期检查牛蹄状态并进行修削。③加强育种工作,变形蹄的公牛后裔,不作种用。
肉牛外科病-关节炎(滑膜炎)关节炎是关节部分发炎的总称。滑膜炎是关节囊滑膜层的炎症。当滑膜炎症同时又伴有滑膜下层组织的炎症时才成为关节炎。
(1)病因因由机械性损伤引起,也可由血行转移而引起。其分类:按病原性质可分无菌性和感染性;按渗出性质分浆液性、浆液纤维素性、纤维素性、脓性滑膜炎;按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2)症状急性浆液性滑膜炎,关节腔积蓄大量浆液性炎性渗出物,关节肿大、热痛,指压关节憩室突出部位有明显波动。当渗出物中含有纤维素较多时,有捻发音。关节炎动物站立时关节常屈曲,不敢负重。运动时表现以支跛为主的混合跛。转入慢性时,则跛性、疼痛增温均有减轻,但肿胀仍无消失。化脓性滑膜炎,其临床症状较为剧烈并有明显全身症状,严重时卧地不起,穿刺肿胀最软部常流出脓性分泌物。
(3)治疗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制止渗出、促进吸收、排出积液、恢复机能。可用0.5%的普鲁卡因青霉素关节腔注射(有时加考的松类药物),还可实行冷疗法、压迫绷带疗法等。慢性时可用温热疗法外敷鱼石脂软膏。也可用四三一擦剂。对化脓性滑膜炎治疗原则是早期控制及消灭感染,排出脓汁,应及早使用抗菌素和磺胺药或切开冲洗排脓后以抗菌素消毒药处理。
肉牛外科病-风湿症
(1)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多因风、寒、湿(包括湿热)的侵袭有关,也有一种较一致的看法即与一种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2)症状可分为急性、慢性、全身性、局限性等。其中以急性发病居多。急性风湿症状可拌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脉搏频数、食欲减退。而局限性风湿,其受侵害部位不局限一处,常呈游走性,且易复发。受侵害的肌肉紧张、坚实、湿热而疼痛。牛全身肌风湿时往往全身僵直,似破伤风样。慢性风湿以局部症状为主,肌肉死硬、伸屈障碍、拱腰、步态拘谨。
(3)治疗①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如10%水杨酸钠注射液~毫升静注,口服阿司匹林、复方水杨酸钠等;②应用皮质激素类药;③自家血疗法;④应用中药通经活络散,独活寄生散;⑤针灸相关穴位;⑥热敷、红外线;⑦局部涂擦刺激剂,如四三一擦剂、松节油、红花油等。
肉牛外科病-关节捩伤、脱臼、骨折牛场通常地面较滑,牛又拥挤因此发生跌滑和外力碰撞在所难免,严重时常发生捩伤、脱臼、骨折。三者均表现为诸如明显的跛行,局部肿胀等症状,不易区别。
骨折是骨骼发生断、裂、碎,关节捩伤是关节受到钝性暴力使关节囊及韧带受到强烈牵引或部分断裂所引起的关节疾病;锐臼是关节骨端的正常结合受外力作用造成变位。虽然发生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其症状及症状的轻重也有所不同。但大致均有局部疼痛、局部变形(包括肿胀)、运动障碍(如跛行)等共同特征。但仔细检查尚有些区别地方,如关节捩伤,随炎症发展其肿胀逐渐明显、增温,经5~7天达最高潮,随后会有所减轻。而脱臼则有关节变形,异常固定,肢姿改变,运动时关节有钝性撞击音等特点。骨折则有变形,异常活动,出现假关节,骨摩擦音、完全不能负重的特点。三者应注意区别,有超大型X光机的可适当借助帮助诊断。
在治疗上制止出血、控制炎症、促进吸收均是共同的。也有相区别的地方。关节捩伤早期冷敷,晚期热敷,碘离子透入,普鲁卡因封闭,关节腔注射考的松,急性期使用白芨膏等;脱臼治疗原则是整复、固定、功能锻炼等办法;骨折常采用正确复位,合理有效的固定,运用内、外用中药,适当功能恢复的办法。而且由于牛体重大、固定困难,控制运动也难(不自主),对肢下端骨折常治疗效果不好直接建议淘汰。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