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0个世界关节炎日,关节疾病被定义为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更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很多人可能以为,关节炎这种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但是事实,年轻人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升高。
我国关节炎人数在一亿人以上,这种病起病缓慢,以关节的痛、肿、功能障碍及畸形为表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你可能不知道,你平常的一些习惯动作,可能是加速关节退化的原因。那关节炎该如何预防呢?哪些行为很伤关节?
入秋后有三类“关节炎”要格外注意。
痛风性关节炎——管住嘴痛风是代谢性疾病,主要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而引起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并沉积在关节腔内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典型的痛风性关节炎常表现为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可以是痛风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凌晨关节剧烈疼痛而惊醒、进行性加重、如刀割样或咬噬样,疼痛于24~48小时达到高峰。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红、肿、热明显,局部不能忍受任何触摸,或被单覆盖,多于数天或数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60%~70%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以后患者反复该部受累。足弓、踝、膝关节、腕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可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心悸、寒战、不适。
入秋后虾美蟹肥,痛风患者难免经不起美味的诱惑,若再饮酒助情,势必引起嘌呤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痛风的发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这与不节饮食密切相关。啤酒、海鲜、肉汤、动物内脏等虽味美,却不健康。痛风患者必须“管住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别累腿骨关节炎也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该病系由于老年或其他原因如创伤、关节的先天性异常等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膝关节是承重的主要结构,灵活度高,稳定性差,容易造成磨损,因此当仁不让地成为骨关节炎中发病率最高的关节,病变后表现为疼痛、积水、肿大、僵硬等。
“秋高气爽,适合锻炼”的观念又深入人心,然而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适量适度。如果把膝关节用得太勤太重,机械磨损加重,损伤软骨,则会加重病情。对膝关节炎患者我们要做的通常是去“减负”,而不是去“累腿”。因此,爬楼梯、练下蹲等“累腿”的方式进行锻炼是非常危险的。
类风湿关节炎——怕冷水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同时伴有轻重不等的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情绪、劳累等多种因素相关。在秋天,类风湿患者症状加重很多是因为接触冷水所致。
一场秋雨一场凉。天冷后病变关节适应气候能力差,容易导致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加重。因此要注意保暖防寒,刷碗洗衣也须温水。其次,外出若为雨所淋,容易导致感冒、肺炎等疾病,从而加重病情。
3个动作最伤关节动作1:手部过劳。家庭主妇干家务,劳动量虽然都不大。但长时间洗碗、擦地等,手腕关节肯定痛。再加上长时间受凉水刺激,更容易发炎。过度负重,则会引发手腕及手肘的关节炎。
动作2:跪着擦地板。膝盖疼痛的女性大多是习惯在家中跪着擦地板,引发的髌骨股骨疼痛。跪着擦地板,髌骨的压力会压在股骨上,等于两块骨头间的软骨直接压到地面上,时间一长,有的膝盖就无法伸直,起不了身。
动作3:盘腿坐。很多人喜欢盘腿坐,有些年轻人还喜欢盘腿坐床上,使用笔记本电脑。其实,在盘腿坐的同时,膝盖软骨已经受到了压力,还要同时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如果盘腿坐使用的力道不对,时间一久,有些人的膝盖甚至立刻就能痛得起不了身。
3个方法预防关节炎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预防关节炎,还有这些要注意(综合经济日报法人微博、人民网、每日新报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