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张杰胜锐意创新不止步

文章来源:锐意   发布时间:2023-3-26 11:12:11   点击数:
 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8244.html
                            

编者按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是踏上“十四五”新征程的开局之年。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助推局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中国中铁四局工会积极策划了以“建党百年守初心劳模精神永传承”为主题的庆祝建党百年劳模事迹宣讲报告会。

中铁四局劳模事迹宣讲报告会采取“线下录制、线上展播”形式进行,10月31日,中铁四局庆祝建党百年劳模事迹宣讲报告会正式启动。本期推出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张杰胜的故事。

△《四局?楷模之张杰胜》专题片

////

张杰胜,教授级高工,中施协科技专家,享受合肥市政府特殊津贴,合肥工匠提名;局一级技术专家,荣获股份公司“明星师徒”、局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优秀党员、“十大科技标兵”等称号。荣获各类科技奖12项,省级工法10项,发明专利23项。

1

宝剑锋从磨砺出

工作30年,张杰胜便一直奋斗在测量岗位上。精密测量是施工者的眼睛,是建设的方向盘,毫厘之差都会给项目成本或工期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在长期的工作中,他都以零误差的标准严格来衡量测量精度,在严以律己的同时,也在严格要求自己所带的团队。30年的工程测量,他和他的团队完成了近0公里的铁路、公路的控制测量任务,近公里桥梁和隧道的控制网测设工作。

△张杰胜在现场工地指导

在上汽大众试车场、上海F1赛车场、重庆长安试车场等国内20余座试车场的控制测量和三维定位测量工作,张杰胜和他的团队从没有出现过一起测量差错。

△新疆试车场科研研讨会

贴地飞行的中国高铁没有现代化的测量技术是很难实现的。年,合宁铁路开建,建设标准高,原有的普通铁路测量标准已不能适应合宁铁路的技术要求。于是,张杰胜直接把铺盖卷搬到了工地现场,通过在工地反复察看观测后,创新性建立了CPⅠ、CPⅡ、CPⅢ测量控制网,对既有的线路进行拟合,重新变更线路的设计要素,并建立轨道的精调系统,确保线路测量精度达到了高铁的标准要求。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无砟轨道逐渐走入国人的视野。对于陌生的无砟轨道施工。张杰胜又踏上了探索无砟轨道测量技术的艰辛道路。在沪宁城际铁路施工现场,多个奋斗摸索的难眠之夜,上千次现场试验测量,他带领的精测团队先后攻克和掌握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沪宁城际铁路I型轨道板的测控技术。其中开发的CRTS-I板式无砟轨道JTXT测量系统荣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已经通过了省级工法鉴定。

△创新工作室授牌

随后的石武高铁Ⅱ型轨道板的测控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高铁的先进技术,与沪宁城际铁路的I型轨道板测量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对此,他带领团队以既有的I型板的技术为基础,对国外新技术进行消化与吸收,很快熟练掌握和应用了该项技术,并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石武高铁

“汽车试验场是中铁四局和股份公司的品牌。试车场品牌浸透了公司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当接力棒递交到我们这代人时,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笃定前行。”在主持博世试车场的精测工作时,张杰胜根据设计标准,该试车场高速环道仅各种高、中、低车道的测量点就达3万多个,且每个测量点的三维空间精度误差不得大于一支铅笔的厚度。这是个巨大挑战!

△汽车试验场

为了让施工准确运行,他和同事们通过长达半个月的24小时全天候观测,首次在国内试车场建造领域提出引进“逆向工程”的方法,总结出一套“三线交会、双向校核、三维同步”的定位法,终于从根本上解决了测量误差难题。后经德国专家对个压实点的全过程检测,发现其高速环道的曲面平整度在2毫米以内,比铅笔芯的厚度还要薄,大大超过设计标准,也远超欧盟标准,德国专家也称赞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试车场”。

2

梅花香自苦寒来

经过近20座大型试车场的摸索和总结,张杰胜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高精度沥青智能摊铺技术、曲面沥青施工技术、试车场路基的机械施工3D技术等40项核心技术,多次打破了日本、德国等国的技术壁垒,大大提升了我国在此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多方努力下,去年,国内首个试车场领域省级研究中心正式落户一公司,巩固了中铁四局作为试车场领域行业龙头的地位。

△荣誉证书

然而,张杰胜深知,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中国高铁进入到跨越式发展的年代,需要快速弥补企业精测专业短板,于是,一公司率先在四局内创设了第一家“工程精密测量”新型专业技术服务型机构——精测大队。

△张杰胜在试车场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初来一公司精测大队的技术员,基本都是只有1到2年工作经历的毛头小伙,把他们从稍显青涩的璞玉雕琢成精通测量技术的精英,需要经过千锤万炼。因此,精测大队成立之初,张杰胜就确定了“严要求、高标准、复合型”培养理念,给每名进入精测大队的队员都压上担子,设立了培养目标,即3个月后能够熟练操作各类测量仪器,6个月后能够独立完成测量任务,1年后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测量技术骨干,并出台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对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择优汰劣,让沉甸甸的压力成为年轻队员们成长最好的动力。

△张杰胜荣获火车头奖章

如今,这支团队已先后为公司输送了20多位技术骨干,他们都已成为一公司技术队伍的中坚力量。这支团队还获得了“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小组”、“中国中铁明星师徒”等荣誉称号。张杰胜带领追逐理想与梦想的一群人,矢志不渝、衷心不改,继续大步走在创新之路。

相关阅读:

身边榜样

曹博思:筑梦前行终不悔身边的榜样

闫明赛:矢志攻坚克难无悔筑路人生身边榜样

张毅:建设边陲守初心身边榜样

魏大翻:善“拼”敢闯著华章身边榜样

裴维勇:争当开路先锋的全国劳模身边榜样

徐露平:在努力中蜕变在坚持中成长

原标题:《身边榜样

张杰胜:锐意创新不止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pylcfcw.com/jbzs/1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