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往事1978年10月,醉拳在香港

文章来源:锐意   发布时间:2023-4-2 17:18:04   点击数:
 

年10月,《醉拳》在香港公映,四周时间票房收入达万港元。成龙以此作创造了从影以来最辉煌的纪录。

  香港著名导演张彻曾高度评价成龙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他说,《醉拳》以成龙特强的节奏妙到秋毫,确非一般人所能。《醉拳》后来成为成龙的代表作品之一。

  成龙拍《醉拳》时,思远公司付他的片酬是10万港元,但这些钱绝大部分归罗维收取,与成龙无关,因为成龙当时仍是罗维公司的签约演员,每月只拿固定薪水港元。成龙在袁和平手上业绩惊人,使一度怀疑成龙“星运不佳”的罗维恍如梦中惊醒,不能不对成龙刮目相看。

他担心成龙这棵摇钱树被别的公司抢走,马上施展笼络人心之举——即认成龙为干儿子。这种庸俗的做法,在香港演艺圈是极为普遍的。成龙感激罗维对自己提携,于是答应做他的干儿子。尽管如此,当时还是有些公司想把成龙挖走,有的还许诺让成龙自导自演。有了相当名望的演员,大概都有过一把导演瘾的想法,成龙当然也不例外。

  罗维看准成龙的心思,立即先下手为强,决定沿用袁和平的思路,开拍一部喜剧功夫片,而这部影片就让成龙自导自演。成龙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得有点手足无措。这部影片暂名为《笑拳怪招》。

  其实,罗维对放手让成龙导演并不放心,于是留了一手,对外宣传是成龙执导,实际上,导演是赵鲁江。

  该片于年2月在香港公映,19天之后,票房收入万港元,打破了丽声院线有史以来的票房纪录。但罗维并没有能够使成龙走上事业的顶峰。

  说来很巧,李小龙、成龙,以及许冠杰,这三颗耀眼的电影明星都曾经过罗维之手,而罗维都未能使他们大红,而当他们走红之后,竟都离开了罗维。这究竟是罗维的运势不济呢?还是他的才识与能力决定了他只能取得有限的成就?

  投奔嘉禾《笑拳怪招》上映之后,嘉禾公司针对成龙展开了挖角行动。

  邹文怀派本公司实权人物何冠昌出马,私下约见成龙,希望成龙改投嘉禾公司,并当场递给他一张现金支票,还特别说明这只是拍片定金。据说,当时成龙望着支票呆住了,从小到大,他的算数能力一直很差,凭直觉他知道支票上金额数字很大,前面是个“1”,后面跟着许多“0”,但他一时无法认出到底是多少。

幸亏何冠昌中途要接个电话,成龙趁机反复用指头点数。但是何冠昌接完电话返回,他还没有数出来。何冠昌知道改换门庭这种大事,成龙可能需要与人商量,便请成龙先把支票带回去,拿定主意之后双方再谈。成龙把这张支票带回,经请教罗维公司的经理陈自强,才搞清上面是万港元。

  万,确实很诱人。但成龙知道,收下这张支票,就等于背叛了干爹罗维。思前想后,成龙最终把此事告诉了罗维。

  罗维当时便气得大骂“嘉禾”。他与“嘉禾”关系深远。当年,他从“邵氏”跳槽后便到了“嘉禾”,后来风行独立制片人制度,邹文怀便是从他罗维的罗维公司开始试行的。罗维考虑再三,要成龙把支票复印一份,留个底,把支票退回去。成龙尽管心里有疙瘩,还是把支票退回了“嘉禾”。

  与此同时,“嘉禾”的冤家——邵氏电影公司也向成龙频送秋波。一时间,成龙成了多家公司争相拼抢的“热门货”。

  反正什么事也做不成,成龙索性远走台湾,到好朋友兼义兄的秦祥林那儿去散几天心。他住在台北林肯大厦公寓里。谁知“嘉禾”的特使居然尾随而至,蔡永昌代表公司递给成龙一张更大的支票——万港元。蔡永昌是邹文怀的得力助手,他言辞恳切地劝说成龙加盟“嘉禾”,指出这将是成龙惟一明智的选择。犹豫好久,成龙还是在“嘉禾”的合同上签了字。

  似乎是听到了风声,罗维也心慌意乱地赶到了台北。当得知成龙已签下合约,不禁悲从中来。他不顾既成事实,哀求成龙再为他干几年,不要翅膀一硬就飞走。成龙心地善良,听不得软话,于是反过来宽慰罗维,表示自己不走了。

  “你和‘嘉禾’签的合约呢?”罗维还是放心不下。成龙当着罗维的面,单方面把合约毁了。

  回到香港,等待成龙的,是“嘉禾”与邵氏公司的又一轮争夺战。

  “嘉禾”再次派人给成龙送来一张万港元的支票。来者声称,前次那张万港元合约姑且不论,可以先拍这万港元合约的电影。邵氏公司不知从何处得知消息,也给成龙送来一张万港元的支票与合约,企图一举将成龙夺至旗下。

在大笔金钱的诱惑之下,别说成龙,就连成龙的好友秦祥林,以及身为罗维公司经理的陈自强,也跟着一起动心了。他们反复问成龙:“你一辈子想赚多少钱?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钱?”

  成龙当时在罗维公司固定月薪港元,照这样下去,一辈子恐怕也赚不到四五百万港元。成龙终于下了跳槽的决心。

  剩下的问题是,去“邵氏”,还是去“嘉禾”?

  秦祥林和陈自强都认为,当时“邵氏”旗下有几个大明星,而“嘉禾”没有:“邵氏”根基雄厚,而“嘉禾”锐意创新。他们认为应该选择“嘉禾”。拟定跳槽计划之后,成龙要求陈自强随他一起跳槽,做他的经理人。成龙说:“你出来帮我吧,大家有粥吃粥,有饭吃饭。你知道,我没读多少书,看个剧本啦、合约啦,都不懂,你不帮我怎么行?”

  据说,当时陈自强有些犹豫。他是读书人出身,况且又是罗维公司的经理,突然变成替成龙提化妆箱的角色,实在有点放不下架子。但也有人认为,成龙跳槽、陈自强替成龙当经理人,其实就是陈自强主动策划的,他认为当成龙的经理人,远比在罗维公司当一名经理强。不管以上说法是否属实,实际情况是,陈自强率先向罗维辞去经理职务,一个星期之后,成龙再宣布脱离罗维。一下子跑掉两个人,气得罗维咆哮如雷。

  自从当了成龙的经理人后,陈自强为成龙接戏、讲价钱、争利益,成龙赚了大钱后,投资做生意,包括地产、灯光、相机、汽车等,一切运作都由陈自强打理。陈自强的名声打响之后,很多艺人便主动找上门来请他当经理人。陈自强便干脆成立了“影艺”经理人公司,一口气签了张曼玉、钟楚红、郑裕玲、张学友、王祖贤等17个大牌影星,甚至一些幕后制作人员也加入到“影艺”旗下,签约人数最多时达到43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pylcfcw.com/hbby/16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