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在推进四川德阳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锐意   发布时间:2023-4-22 15:22:24   点击数:
 

德阳市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全市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梦为主题、依法维权为主线、服务职工为宗旨、改革创新为动力、“八大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推进德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德阳市总工会相关工作多次受到德阳市委、市政府和省总工会肯定,先后15次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省总工会的工作会上作先进典型交流发言,连续5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市级工会财务先进单位。

砥砺奋进在服务中心大局中作出积极贡献

紧扣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多层次、分行业、大规模组织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覆盖职工.97万人。14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入选全省强,4项职工先进操作法入选全省30强。圆满承办成德绵攀西(第四届)高技能人才交流赛、四川省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决赛,协同承办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

积极履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牵头部门职责,启动第一批市级层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每年支持5家市级企业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百企行动”,每年投入万元支持入库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市县两级工会产业工人兼(挂)职副主席9人,德阳市第七届劳动模范中,有产业工人57名,占比57%,首届“德阳工匠”、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产业工人占比83%。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选树先进典型,累计推荐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3名、“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61名、工人先锋号44个、四川工匠6名、德阳工匠36名。探索推进劳模管理与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发放各类劳模慰问金、困难生活补助万元,慰问劳模余人次,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生动实践在凝心聚力中打造工会品牌

德阳全市工会组织大力推动广大职工砥砺奋进、务实创新,展开生动实践。常态化举办“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开展百万职工有奖知识竞答、“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充分发挥家市级以上职工书屋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承办四川省“关爱职工在身边·志愿服务再出发”全省职工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德阳系列活动,鲁鹏、张黎等多名志愿者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四川省优秀职工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工会文化品牌越来越响。

维权协商在构建和谐关系上形成特色

德阳市县两级政府与同级群团部门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化运行,5年来联席会议解决事关工运事业和职工切身利益事项67件。源头维权渠道畅通有效,参与修改制定涉及职工权益的法规规章、政策文件、改革方案件次。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完善维护职工权益服务体系,县级工会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基本建成,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个、劳动法律监督组织个,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格局。

实施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扩面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签订集体合同4.29万份、专项集体合同1.99万份。全市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做法先后得到省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肯定。连续5年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覆盖农民工群众30余万人次,办结农民工维权案件件。年,德阳市总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评为“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成绩突出先进集体。

发挥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惠民帮扶中心等作用,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接待职工来访2.36万人次,办理维权案件件,挽回经济损失万元。

倾情倾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展现责任担当

倾情帮扶困难职工,如期实现户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全面小康。深化“四季送”品牌活动,发放送温暖慰问金.6万元,慰问困难职工、劳模先进、特殊岗位职工22.54万人次。组织实施抗疫、减灾、高温保卫战等专项慰问行动,发放慰问金万元,慰问一线职工13.4万人次。紧贴职工所需加快服务站点建设,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86处、“妈咪宝贝屋”45个、省级“职工心灵驿站”示范点15家,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倾力助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全市复产复工企(事)业单位职工防疫保障清单,出台工会助力企(事)业复工复产十四项具体举措。推出工会落实“高质量推动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重点工作”十八条措施,严格执行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政策,总计返还工会经费达万元。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德阳市县两级工会主动担起结对帮扶责任,主动尽责履行帮扶责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5年来,帮扶3个乡镇43个村,贫困户0余户,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4万元,改扩建基础设施27处,发展特色产业23个,协同实现脱贫人,培训农民工人次,助学农民工子女人。

锐意创新在自身建设上实现提质增效

德阳市各级工会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围绕增“三性”去“四化”,高标准推进“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模范政治机关建设,“双强”党支部建设效果明显,从严从实加强“清廉工会”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和谈心谈话等制度,深化作风纪律建设暨“作风转变年”主题教育,德阳市工会干部作风大转变,创先争优意识大幅提升。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八大群体”入会、百人以上企业和25人以上百人以下企业建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行动,累计建成基层工会家、会员85.8万人(其中,新组建新就业形态工会个,会员人),市级及以上开发区(产业园区)建会率达%、百人以上企业建会率动态保持在95%、25人以上百人以下企业建会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

多维度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德阳市县两级工会均配备了兼(挂)职副主席,工会常委会、委员会、代表大会中一线职工代表和劳模先进比例分别超过20%、30%、60%,工会领导机构代表性进一步增强。多元化推进建“家”工作,市县地方工会、行政机关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阵地建设成效显著,推荐命名国、省、市模范职工之家30个,国、省、市模范职工小家19个,筹集万元建成省市“职工之家”、职工服务中心55个。统筹推进工会其他各项工作,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会经审实现全覆盖,工会宣传、信息、统计等工作质量稳步提高,工作系统性、协同性、质效性不断增强。

德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朱兆忠说,德阳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了“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锚定经济总量“重返前三”、“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等目标,省总工会印发《关于落实〈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推进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今后5年,全市工会工作将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工会工作中落地落实见效。(莫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ylcfcw.com/zlff/1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