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的失明
源于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是指发生于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玻璃体的炎症性疾病,也被称为眼内膜炎症。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上葡萄膜炎,但以中青年患者居多。葡萄膜炎是眼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病因和类型达余种,容易反复发作,诊断和治疗非常棘手,被称为“眼科中的一块硬骨头”。据报道,有10%~15%的失明源于此病,有人将葡萄膜炎形容为悄悄致盲的“红眼病”。从病因来说,葡萄膜炎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常见的感染因素包括细菌、病毒、梅毒螺旋体、结核等;非感染性的因素很多则与免疫系统紊乱的疾病有关,如贝赫切特病,脊柱关节炎、小柳原田综合症等。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对策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寻找“真凶”非常的重要。如果,葡萄膜炎患者晚上睡觉一躺下经常就觉得腰背疼、屁股疼,一起床就腰背部僵硬不适;又或是反复口舌生疮,脸上身上经常长疙瘩、“青春痘”;再或是平日里经常出现关节疼痛,眼睛干涩,都需要警惕可能是风湿免疫病引起的葡萄膜炎,并建议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常见的葡萄膜炎相关风湿病
强直性脊柱炎大多发生在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居多,该疾病是引起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葡萄膜炎可早于强直性脊柱炎发生,常表现为单侧眼睛受累,畏光、刺痛,但大多数症状较轻,经过治疗,一般两周内可明显好转。强直性脊柱炎的其他症状还包括常出现夜间腰背痛,甚至会痛醒,直至起身后方可缓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胸骨痛,肋骨痛,足跟、膝盖等关节肿痛等不适症状。贝赫切特病又称为白塞病,从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见,男女均可发病。白塞病合并葡萄膜炎常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或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甚至出现失明,可发生一只或两只眼睛同时受累,临床症状更为严重。白塞病的其他症状主要包括反复口腔溃疡、疼痛,严重者疼痛剧烈,影响进食。除口腔溃疡外,患者还可出现外阴部位的溃疡及胃溃疡,肠道溃疡等表现。部分患者脸上或其他部位会出现“青春痘“样皮疹,或是下肢肿胀,触摸到“疙瘩”样改变,亦或是反复发作的钱币大小红斑,甚至会出现“脓疱”样的改变。干燥综合征大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干燥综合征最常见的眼睛病变是干眼症,但仍有不少患者发生葡萄膜炎,局部症状较轻,以畏光、眼痛为主,少有视力下降的情况。干燥综合征患者还会出现口干,反复蛀牙,甚至牙齿成片脱落,关节痛等临床症状。如果怀疑是与风湿免疫病相关的葡萄膜炎,除了眼科常规检查和眼内液检查外,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临床化验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需要做什么检查明确诊断?
1、常规检查疾病活动期的风湿病患者常会出现炎症指标的升高,如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的情况,部分患者还有血小板升高的现象。患者病情活动时白细胞可出现升高,如贝赫切特病患者。
2、免疫学相关检查血清组织抗体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高度相关,抗核抗体谱的阳性常和结缔组织病相关,比如,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O52抗体与干燥综合征密切关联。病情活动时,部分患者可出现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升高,少部分患者可出现类风湿因子升高。
3、影像学检查CT或MRI对于骶髂关节等常见部位的检查,可帮助医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及判断严重程度;胃肠镜检查有助于医生判断贝赫切特病的胃肠道溃疡的发生及受累程度等。
所有怀疑葡萄膜炎的患者都应该积极寻找“罪魁祸首”找到“病根”用正确的方式展开治疗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药到病除!专家介绍
▼往期精彩回顾▼
19岁小伙子长“妊娠纹”,还不断长胖,咋回事?请小心这种病…
很多人其实都不会擦屁股!上厕所的6个小细节,都会影响健康,别再忽视了…扩散!温医大附一院年劳动节门诊、体检安排来啦!出院也可以用手机结算啦!*点击标题查看文章内容*来源:风湿免疫科文字:夏晓茹编辑:王坚连审核:孙莉、黄丽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