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气温渐渐有所回升,都说春风拂面,可春天也是面瘫高发的季节。春季乍暖还寒,此时也是人体血液和激素旺盛时期,加上昼夜温差大,特别容易导致机体失衡,许多人开窗通风、江边散步……殊不知,一不小心,面瘫就找上了您。
什么是面瘫?
面瘫全名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歪嘴巴”、“吊线风”。它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过的面瘫病人中最小的有13岁的中学生,最大的有80多岁的老头老太太。
面瘫的临床表现
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睑无法闭合、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撅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哪些因素会引发面瘫?
1.引起面瘫的主要病因是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很多患者在发病前患侧头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等刺激,遇冷后面神经的血管发生了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引发了面瘫。
2.其他:①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如何预防患上面瘫?
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就是说,当人们休息不好或太疲劳,导致机体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时,若再加上面部、耳后受风寒之邪侵占,就特别容易诱发面瘫。那么,如何预防春季面瘫的发生呢?
1.防寒保暖避免面瘫发生。古人云“春捂秋冻”,就是在提醒您,要注意防寒保暖。风邪是导致面瘫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想要预防面瘫的发生,就不要图一时之快,吹风时不可直吹、久吹,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乘车、江边散步、洗浴后、饮酒后不能让风直吹头面部,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以及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应该多加注意。
2.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尤其是低头手机族。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
3.膳食合理可防面瘫。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在春天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时令蔬果,例如菠菜、韭菜、春笋、苦瓜、西红柿、草莓、樱桃、苹果等,另外还要多食用一些粗粮、米面、豆类食物,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宜少吃油腻滞胃、不易消化、辛辣刺激等食物。
我院开展的一些特色疗法
针灸治疗从中医角度讲,面瘫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外邪乘虚入侵面部经络,导致经络阻滞、气血不畅、经脉失养而发病。针灸对治疗面瘫有着独到的疗效,古代文献中大量相关内容的记载和论述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随着科学的发展,针灸治疗面瘫也不断汲取现代医学的精华,融入了新的科学理念,丰富了治疗手段。经临床及实验证明:若能早期介入中西药物、针灸、电磁疗等进行综合治疗,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面神经炎治愈的时间,并能防止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面瘫操面瘫的治疗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及各种治疗仪辅助治疗外,早期主动进行脸部肌肉的康复锻炼也很重要。下面向大家推荐一套我院神经内科创编的简易面瘫操。
该面瘫操包括脸部穴位按摩、表情训练两个部分:面瘫早期患者可以在头面部翳风、阳白、迎香等穴做力度适中的被动运动,注意方向一致,每次5-15分钟。恢复期时指导患者做各种表情训练,如:鼓腮、抬额闭眼、皱眉、撅嘴、示齿。每个动作做十次,速度适中。待基本掌握这两项操作时,患者每日做一次自我按摩。自我按摩由准备工作、刮眼眶、擦鼻翼、捻四白穴、掌揉颊车及地仓穴五个步骤组成。通过简单的面部手指活动起到舒活面肌、活血通络的目的,促进面瘫的康复。
“歪嘴巴”膏“歪嘴巴膏”为我院神经内科自制,方剂源自宋代杨氏中医经典方“牵正散”加减,成为本院名中医多年面瘫治疗经验方。主方由白附子、僵蚕、白芷、川乌、冰片等药物研制而成,药少力宏、配伍严谨,切合病因病机,有祛风散邪、和血养筋、通络止痉之功效。
把“歪嘴巴膏”贴敷在患侧翳风穴上,可以直接刺激面神经病变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茎乳孔周围水肿消退,同时膏药穴位贴敷温热效应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利用,促进损伤面神经的再生。翳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位于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是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具有贮存和放大作用。
“歪嘴巴膏”已在临床运用2年多,适用于各型面瘫,治疗效果良好,治愈率较高,同时具有起效快、取穴少、后遗症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无痛苦等优点,不影响工作,患者易于接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