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表示,之前产检都是好的,之后更没有不洁的行为,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非常焦虑,担心是自己老公有问题。
随后医生为病人加做了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为阴性。
临床医生打电话来检验科,质问我们检验结果是否有误?
很显然,这可能是一例梅毒TRUST试验出现假阳性结果造成的乌龙!
1常规梅毒检测实验01非特异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
主要用于对梅毒的初步筛查和治疗效果监测,包括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TRUST等;通常以心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等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抗类脂抗原的抗体(也称为反应素)。
但该方法仅为非特异性血清学筛选试验,即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梅毒感染,但阳性结果需进一步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确认。
0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
包括TPPA、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记免疫层析法、免疫印迹试验等。
通常是将精制纯化梅毒螺旋体抗原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或固相载体上,检查病人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这些方法在待测血清中除去了交叉抗体,提高了特异性,因此可作为确证试验。
梅毒检测出现假阳性的原因01标本因素
血液标本溶血、离心不彻底、标本保存不完善从而导致细菌污染等,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标本溶血对特异性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这两类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影响。
血液标本处理不当造成标本溶血及细菌污染会使样本中含有未被破坏的血细胞,从而影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的ELISA测定,该检测主要针对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由于血细胞中血红蛋白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非特异性吸附在反应的微孔板上,催化底物产生一定的颜色反应,而对结果产生干扰。同时,重度溶血其本身的深红颜色对RPR和TRUST的结果判断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离心不彻底会造成的血清样本不洁,样品中含有絮状物,造成假阳性反应。
0某些疾病引发假阳性
梅毒的非特异性血清学筛查方法(如RPR和TRUST)所用的抗原是类脂质抗原,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也即由于梅毒螺旋体引起组织损伤而释放的类脂抗原所诱生的非特异性抗体。
某些疾病(如免疫系统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甚至正常人的组织受损也可产生少量类脂抗原而诱发反应素,为此导致这类试验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据研究报道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在没有梅毒感染史的正常人群中阳性率达0.1%,而孕妇在合并妊娠反应、肿瘤或其他妇科疾病时更易出现这种假阳性反应。
急性与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见于很多非梅毒的感染性疾病,如:风疹、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牛痘疹、活动性肺结核、丝虫病、回归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一般随着疾病的消退,在6个月内一般都转为阴性。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麻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慢性肝脏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结肠癌、淋巴瘤和妊娠等。一般可持续6个月以上或数年,甚至终身。有些老年人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血清中存在白蛋白抗体以及其他异常抗体,干扰检测结果造成假阳性。03其他因素
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随机更改试剂用量等人为因素造成,引起检验的结果的灵敏度降低,检验员在使用试剂前未仔细查看,使用了污染试剂或过期的试剂等,都可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3我们该如何处理?前述「妊娠8周孕妇」的TRUST阳性很可能因为妊娠反应或联合其他疾病,使血清中产生可能干扰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非特异性抗体,从而引发检测结果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考虑梅毒的特殊性,若临床上遇到血清学筛选试验阳性病例,应慎重对待,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面对上述临床的质疑,应如何处理呢?
1、积极与临床医生沟通,向其解释TRUST和TPPA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点及优缺点,并安抚患者的情绪。
TRUST作为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因其价格低廉、抗体滴度能随成功的治疗而逐渐下降等优势,作为临床筛选梅毒和治疗疗效监测的首选。但其受影响因素较多,往往需要结合抗体滴度检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以及临床综合分析来做出最终诊断。
TPPA等特异性检测方法采用的是纯化后的重组抗原检测梅毒螺旋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也就是梅毒螺旋体抗体(IgG和IgM)。该特异性螺旋体试验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极少发生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等优势,可视为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金标准」,验证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检测结果。
、作为检验人员,要对病人和标本负责,并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①认真对待标本前处理:作为一名合格的检验人,我们应对每一份标本负责,核实检验标本有无溶血、离心不彻底等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②分析检测结果:梅毒血清试验是检测梅毒的重要手段,但是并不能完全以此为依据。因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受影响因素较多,但出现假阳性反应的抗体滴度较低,一般很少超过1:8,因此碰到梅毒RPR或TRUST初筛阳性时,可以对血清进行稀释,进行抗体滴度检测。
此外,在针对孕产妇的梅毒检测中,需要考虑到妊娠反应所造成的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在诊断过程中,应该结合梅毒初筛和确证试验结果、患者病史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如在病人出现RPR或TRUST结果为阳性,而无相应的病史及临床症状时,可进行TPPA、ELISA或免疫印迹试验验证。若两者均为阳性,且检测抗体滴度大于1:8,则考虑为真性梅毒感染。反之,若RPR或TRUST为阳性,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则考虑出现上述假阳性反应可能性大。
③做好复诊: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者进行复诊,观测其滴度是否变化,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检测过程中,加强试剂、仪器的检查,并且做好样品处理与保存,杜绝操作因素引发的失误,并叮嘱患者在检测前严格遵医嘱,保证临床诊断可靠。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推荐阅读
1.电解质简单但怎么都记不住?看一遍这篇漫画就够了!.一位在检验科工作了10年的医生的内心独白,看完太扎心!
3.多重抗凝剂依赖性血小板聚集:阿米卡星也救不了,怎么破?4.PCR实验室的44个风险监测点汇总!
长期征稿/waitting/
欢迎分享检验实验干货、业界动态、经典案例、检验日常等稿件
好文不怕贵,舍得给稿费
投稿邮箱:huanghaihua
dxy.cn参考文献[1]刘春华,任高翔,耿杰,等.五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在梅毒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00年31卷9期,66-页,00.
[]何成禄,石洪琼,崔晓花,等.抗核抗体对孕妇梅毒抗体检测干扰[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P.85-87.
[3]刘均龙.浅析孕产妇检测梅毒假阳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0):18.
[4]张津萍,王千秋,龚匡隆,等.血清标本份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假阳性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04():-.
[5]胥加耕.不同程度溶血对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