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

文章来源:锐意   发布时间:2023-4-25 14:29:22   点击数:
 北京中医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872026.html

一、从党百年来宏阔奋斗历程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们说,党的二十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是因为它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处于一个重大历史节点上,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头讲到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这也包括了党积累了更为丰富的领导经验、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时代背景。

去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今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承担着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这一重大历史使命,自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五年一次的换届大会,而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

对开好党的二十大,党中央进行了缜密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见记者时的讲话中就讲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几个时间节点,其中一个就是年召开党的二十大。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我们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强化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认识,使党的二十大筹备站在了很高很好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之上。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心组织和坚强领导下,党的二十大的筹备、召开都很顺利,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方向、鼓舞斗志的目的,开成了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我的理解,高举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聚力量,就是凝聚多万名中国共产党人、14亿多中国人民的力量;团结奋进,就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披荆斩棘、风雨无阻,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

党的二十大办成了4件大事,简要地讲:一是通过了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二是通过了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宣示了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心;三是通过了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四是选举产生了党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形成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党的二十大的这些成果,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制度保证、纪律保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部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共同创造中国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从党的二十大的主题认识二十大报告的宏旨大义

起草党的二十大报告,是筹备党的二十大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的文件起草组承担的。

从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对起草工作作出部署,到党的二十大通过二十大报告,起草工作历时近8个月。整个起草过程,新华社发的党的二十大报告诞生记作了详细披露。需要强调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文件起草组组长对报告起草把舵领航、亲力亲为、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报告成功起草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这个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报告开宗明义,以醒目的黑体字点出了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一主题,是党的二十大的灵魂,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灵魂,更是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古人讲“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纲而万目张”。我们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首先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主题,认识其具有纲领地位和作用。

对全党全国工作来讲,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思想主题,也是行动主题。它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继续前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道不变、志不改。通过这一宣示,亮明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政治立场和指导思想,对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具有决定性意义。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恪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需要强调的是,“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个重大的理论原创成果。过去,我们讲过民族精神,没有从总体上归纳过党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把握迎来我们党成立周年的历史契机,在庆祝大会讲话中庄严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这个重大政治概念,并作出了精辟阐述。他说,“在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以为,伟大建党精神是对我们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最为深刻的刻画,也是我们党长治久安、长盛不衰的精气神。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保持自信果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在坚持正确方向和立场前提下开拓创新,既不故步自封,也不偏离方向,努力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为根本的是全面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坚持一个中心上不能动摇,在坚持两个基本点上不能有偏颇。自信自强,最大体现就是坚持改革开放,这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高度自信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自强风貌的鲜明展现,既要自信也要自强,自强是最大的自信。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就是在遇到困难、障碍的时候,不能胆怯了、认输了、趴下了、躺平了,也不能犹犹豫豫,更不能退缩回去、拐回去,再险再难也要顶风破浪、奋力向前!滚石上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顿、退缩没有出路!任何新鲜事物的产生,总要有人第一个站出来试;任何一条新路的开拓,总要有人第一个站出来闯。创新就是试错,要大胆试、大胆闯,同时及时总结、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扭住不放、愈挫愈奋。没有这样一股劲头,是创不出新的事物来的。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紧紧扭住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集中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干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一方面的宣示,不仅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中心任务,还强调了“团结奋斗”的重大要求。这一重大要求是历史经验的科学运用,更是对新形势、新环境的客观反映。毛主席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邓小平同志有一篇著名的文章,题目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一致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排在了一起啊!在报告起草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了突出团结奋斗的极端重要性。他在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中第一条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就强调“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在二十大报告政治建设部分强调“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在二十大报告文化建设部分强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报告结束语中强调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党的二十大报告题目的最后四个字是“团结奋斗”,报告讲到的大会主题的最后四个字是“团结奋斗”,整个报告结尾的四个字还是“团结奋斗”。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三、从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认识继续奋进的历史基础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总结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百年辉煌历史,还要继续创造光辉未来。回顾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做好当下的事、走向未来。开创历史新篇总是以过去的历史篇章为基础和起点的。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一部分回顾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就是为了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地认识当今中国的实际,认识继续奋斗的现实基础,明确继续前进的历史新起点。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这是我们亲眼目睹了的、亲身经受了的。重大风险挑战接踵而至,重大斗争接连展开,大事要事多有办成,主要包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制定我们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在对台工作中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在对外工作中通过坚决斗争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战略决策得到很好实施,特别是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更是雄浑厚重、波澜壮阔。二十大报告以3+16+4的结构作出了描绘。

--3就是: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6就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分16个方面总结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16个方面具体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继续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讲点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从年的54万亿元上升至万亿元,年均增长6.6%,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的2.6%、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年均增长的3.7%,占世界经济比重由11.4%上升至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38.6%,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77%;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从4.4万亿美元上升到6.9万亿美元,成为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连年稳步上升,今年继续由去年的第12位上升至第11位,10年累计提升了23位,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显著。这些数据足以显示最近10年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跃升,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重大政治宣示的有力证明,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的一个有力历史注脚,体现着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而是要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讲得更形象、生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在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的世界上,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看,还是从社会政治稳定看,我们国家都是成绩最好的。这没有任何自夸之处,确实是如报告所写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4就是: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具有4个方面的里程碑意义:一是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二是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四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什么人赐予中国人的,而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大家的共同认识是,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强调:“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最紧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段话很重要,揭示了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思想指引,也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思想指引。

报告还强调,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一点很重要,中华民族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是党领导人民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强国还未全面建成,民族还未全面复兴,全党全国仍需奋斗!

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蕴含道理。摆好事实,才能讲好道理。报告的这部分内容好就好在用一系列事实证明,10年奋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书写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这一系列事实进一步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华民族有志气、有能力,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摆出这一系列事实,一定能够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增强奋勇前进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一定能够让国际社会实打实地深化认识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四、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认识全面贯彻和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理论都是很紧要的东西。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没有我们党的诞生。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每一代党的核心的产生,都是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现。

思想之于行动,如同闪电之于雷声,总是领先一步的。这是铁的规律。理论科学性的高度决定了实践成效的高度。这是铁的事实。因此,千万不能小视思想的伟力。西方著名历史人物拿破仑讲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马克思主义者有名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毛主席讲过“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他还说过,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称得上我们所讲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理论成果,都是在中国实践中抽象出来并得到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

实践反复证明,思想一僵化,实践就无法迈开新的步伐;思想一解放,事业就会焕发新的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在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方面鲜明提出了“守正创新”,并且在几个创新中,把理论创新放在首位,意味着理论创新在各方面创新中具有引领地位、龙头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新的里程碑意义的贡献。这就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讲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党的百年奋斗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具体讲,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在这些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正确指引下,我们相继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也就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指出的“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既是10年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灵魂和精气神。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视角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如何实现的、如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就是继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这一部分,我以为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面贯彻这一思想,让这一思想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二)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求,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两个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重大深化。长期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的是第一个相结合。去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二个相结合,与第一个相结合辉映而成“两个相结合”,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对如何实现“两个相结合”作出了精辟论述。我的一个认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途径,“两个相结合”能不能不断推进,不仅要看能不能实现党的理论与时俱进,还要体现在另外“两个不断”上,就是能不能不断解决新的现实问题、能不能不断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只有做到了这“两个不断”,“两个相结合”才是成功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才真正管用,发挥出引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作用,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显示其强大科学性和旺盛生命力。(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pylcfcw.com/hbby/16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