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指膝关节遭受撞击、扭挫等外伤,导致关节囊滑膜层损伤,发生充血、渗出,关节腔内大量积液积血等病理表现,临床以关节肿胀、疼痛、运动困难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属中医伤科"节伤"、“节黏证"范畴。
滑膜富有血管,血运丰富。滑膜层分泌的滑液,可保持关节软骨面润滑,以增加关节的运动范围,并能营养元血管的关节软骨,散发关节运动时所产生的热量。
中医学认为,膝为着筋之会,多气多血之枢,机关之室。凡跌仆闪挫,伤及节窍;或过劳虚寒,窍隙受累,气血滞,泰阻于窍则节肿,筋络受损则痛,拘挛则屈而不能伸,伸而不能屈,久之则节黏不能用。
由于暴力打击、跌仆损伤、过度劳损、关节内游离体、关节附近骨折或外科手术等因素,使关节囊滑膜层受损,出现充血、渗出等改变。关节腔内逐渐积聚大量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素、血浆、白细胞等。关节内压力的增高,影响了淋巴系统的循环。进而引起疼痛、肿胀、功能受限,积液如不能及时吸收,或反复多次损伤,病程迁延,则转为慢性滑膜炎。
当滑膜受到外伤后,其分泌失调则使滑膜腔积液,而滑膜在长期炎症的刺激下逐渐肥厚,纤维素沉着、机化,导致关节粘连、运动受限。久之可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股四头肌萎缩,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
1.膝关节弥漫性肿胀、疼痛或胀痛,运动后症状加重。
2.急性损伤者,一般伤后5~6小时出现髌上囊处饱满膨隆。
3.慢性损伤者常见膝关节酸痛无力,屈伸受限,下蹲困难。
1.膝关节肿大,屈膝时两侧膝眼饱胀。
2.局部皮温增高,关节间隙广泛压痛。
3.膝关节屈伸受限,尤以膝关节过伸、过屈运动明显,抗阻力伸膝时疼痛加重。
4.浮髌试验阳性。
5.膝关节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或淡红色液体。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治疗及中医推拿治疗方法
(一)治疗原则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二)取穴与部位
髀关、伏兔、梁丘、血海、膝眼、鹤顶、委中、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膝关节周围。
(三)主要手法
揉、捸、拿、按、拔伸、搓、摇、摩、擦等手法。
(四)操作方法
1.滚揉消肿法
患者仰卧位伸膝。医生用滚法、揉法在膝关节周围治疗,先治疗肿胀周围,再治疗肿胀部位,并配合拿揉股四头肌、手法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时间约5分钟。
2.点按活血法
用拇指点按髀关、伏兔、梁丘、血海、膝眼、鹤顶、委中、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局部酸胀为度。时间约5分钟。
3.关节活动法
医生将患肢髋、膝关节各屈曲90°,一手扶腘窝部,另一手握踝上,在牵引下,左右摇晃膝关节各6~7次,然后将膝关节充分屈曲,再将其伸直,反复5次。动作要求轻柔缓和,以免再次损伤滑膜组织。
4.结束手法
以手掌按于患侧膝部施行掌摩法,其后在髌骨周围及膝关节两侧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最后用双手掌搓揉膝关节两侧,结束治疗。
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
邱雅昌:台湾著名中医针灸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教授。早年师从董景昌先生嫡传弟子,拜台湾针灸泰斗杨维杰为师,后再拜师中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学习内科疑难重症。15年前医院开创董氏奇穴研究所,善用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各种疑难杂症获。
赞赏